人离世后,安葬之地不仅关乎亡者安宁,也牵连着后代子孙的命运。选好一块福地,是家族延续兴旺的重要基础。古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安葬选址的方法,讲究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配合。
看清地形水势
山川走势藏着天地之气,水流方向决定能量聚散。选址前要先看周围有没有高大的山体环绕,这样的地方容易藏风聚气。再看水从哪里来,又流向哪里去,水要弯绕而来,不能直冲而去。砂护指的是周围的矮山或土丘,它们像屏障一样守护着主山,形成一个安稳的空间。
找准坐向深度
墓穴朝向不是随意定的,要结合命主的八字来看。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方位,坐对了方向才能接通天地之气。下葬的深浅也有讲究,太浅则气浮,太深则气沉,要恰到好处。墓碑的方向也要调整得当,让吉气顺畅进入。
布局纳吉避凶
墓形和碑向要依山势而定,顺应自然才不会破坏整体格局。水口砂护的安排也很关键,高低远近都要协调。有时还需要在特定位置添置石兽、种树等,引导气流走向,使墓地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。这些做法都是为了留住好气场,为后代带来福泽。